我是李桐,河北省石家庄人,三亚学院2018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2018年11月从内地招录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公务员,现在疏勒县塔尕尔其乡政府工作。
义无反顾,选择来喀什地区工作
我从小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建筑师,绘制并修建更多的楼房和桥梁,让广大人民群众走上幸福之路,住上高楼大厦。我要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造福人民,服务社会,做优秀的人民公仆,是我最大的愿望。
为什么不考内地公务员?为什么不在家乡工作?为什么要来喀什地区?许多人都问过我,我也常常扪心自问。其实,选择来新疆喀什地区工作并非偶然。因为我的父亲就是一名内蒙古边防退役军人,从小我就听父亲讲述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风情、民族问题和经济发展状况,又通过网络和同学亲朋了解,更加深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深层次的认识,边疆地区与内地相比还有比较大的距离。我平时就特别热切关注新疆各族人民和民族地区的发展,阅读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政治学、边疆政治学等领域的相关书籍和理论文章,以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鼓舞与激励,为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从事工作奠定了基础。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11月从报名、应试、体检一路走来,我顺利被招录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公务员。得知这个消息后,当时,我既高兴、又彷徨。高兴的是,我自己不负父母嘱托,终于要到梦寐以求的新疆参加工作;彷徨的是,我赴疆工作,不能尽孝。我把好消息告诉父母后,母亲哭了,父亲哭了,我的眼睛哭红了,全家人心里无法平静! 客观地讲,是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我毫不犹豫地选择来新疆喀什工作。
主动融入,在基层不断磨炼自己
我所在的疏勒县塔尕尔其乡位于疏勒县境东部,距县城53公里,是一个偏远小乡,辖9个行政村,总人口11699人,拥有耕地7.2万亩。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也是维吾尔族风情保留最完整、最浓厚的乡,这里成为我来新疆工作的第一站。
初到乡里,首先面对的是语言不通问题,当地农民大部分是维吾尔族,还有其他许多民族,并且当地群众大部分听不懂国语,交流起来存在障碍,在开展群众工作、扶贫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维吾尔族干部搭建起我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有时维吾尔族干部遇到难题,我也会为他们排忧解难,在这期间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其次就是饮食习惯,来到乡里以后,我对羊肉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里工作千头万绪,却是锻炼人的好地方。初到塔尕尔其,乡党委安排我到党政党建办工作,负责上级来文的上传下达,确保该文件精神传达到负责该项工作的每一个人,党政办各种会议的协调安排和会议纪要的书写整理工作,群众工作的日常考勤梳理上报和一个电脑系统。别看文件收发工作、群众工作日常考勤简单,落实起来确是需要乡、村两级干部共同完成,保证其在2019年年底如期脱贫。当我为其中一家贫困户解决了幼女转学的问题,农户握着我的手说感谢的时候,看着她脸上喜悦的表情和眼角泛起的泪花,我也高兴地湿润了眼眶,这更加坚定了我助其脱贫的决心,坚定了我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信心。
在平时生活中,面对前来办事的群众,我随叫随到、不等不拖,利用休息时间学习与工作相关的各项内容。在工作中,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我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在我们新分配的内招生遇到困扰时,乡里党政领导和其他同志会与我们谈心,帮我们及时解决困难。我时刻被这浓浓的爱包围着,让我在这陌生的地方有了家的温暖。我很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缘分,喀什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愿为我的第二故乡奉献自己的知识和力量,为圆我的中国梦,不忘初心,建设我的家乡。
矢志奋斗,走在追寻梦想的路上
进入喀什以来,我认真学习、不断进步,很快完成了一个大学生到基层乡镇公务员的过渡,工作紧张有序,虽然辛苦,但心里却是感到舒畅与满足的。在喀什,我是外乡人,但并非一个过客。人应该像蒲公英种子一样,在哪里落下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哪怕是在艰苦的环境下,也要努力汲取养分茁壮成长。入疆半年,虽有坎坷,但初心不忘,不敢懈怠,唯有前行。青春之花定要在喀什大地绽放,青春之火定要在祖国需要的地方激情燃烧!
新疆喀什是我人生之旅的重要节点,是我人生事业的起点,虽然来到这里才半年时间,但我深情地感受到了喀什各级领导对我们的亲情关爱,感受到了党校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感受到了党校同学间兄弟姐妹般的温暖。
新疆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时期,面临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面临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的重大历史机遇。我励志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解放思想,挑战自我,昂扬奋进,一切行动听指挥,坚定信念跟党走。我是支边建设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是一粒种子,深深扎根在新疆广阔的大地,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