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统计,预计2015届大学毕业生会高达750万人。要想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应届大学生们应当注意些什么?针对这一问题,几位已经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几年的前辈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资料图
实习贵"精"不贵"多"
周明毕业于北京某高校外交学专业,毕业后进入了某一线城市的政府机关进行人事工作,至今已有七年了。七年来,周明筛选过大量的应届毕业生简历。周明表示,实习的选择非常重要。有些大学生罗列的实习数量不少,却不注重实习单位的"质量",这会使实习经历显得"档次不够"。比如在地方电视台下某小频道打杂、在街道办事处暑假社会实践、某运动品牌市场营销之类,都与机关工作格格不入。
周明认为,要找实习,最好能够在著名媒体或知名大企业内工作,有一两个"精品"足矣。当然实习单位的名头不是绝对标准,实习生的实际工作内容也很重要。有些学生的实习内容写得非常含糊,如进行了办公室文案工作、联系工作,其实也就是整理材料、打电话、发传真,这就显得没多少技术含量了。
在某知名媒体工作了两年的刘阳也认为,高校学生的实习时间不必太长,关键是要根据未来职业规划寻找适合的岗位。刘阳说,自己正是因为在校期前进入某知名报纸担任了半年多的实习编辑,才能顺利地找到现在这份工作。早期他也走过一些弯路,做过校园小广告上招聘的打字员,在小培训机构当过代课老师。
刘阳认为,这些小兼职经历虽然短期内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但对HR们来讲没有价值,还会耗费大学生大量珍贵的时间精力。从长远着想,得不偿失。
简化简历,省去不必要的细节
方兰是一家知名企业的HR,平均每看一份应届生简历只会花去她15秒的时间,太长太厚的简历她会选择忽略。方兰表示,高校学生工作经验少,如果简历长篇累牍,细节太多,说明该学生不懂得突出重点,不了解工作岗位的切实需求。
方兰建议,大学生们在简历中应提供的信息是:姓名及联系方式、照片、学校、专业、外语水平、课题、奖学金、社会实践以及实习经历。其中学历和工作经验依旧是HR们最关心的,外语水平高者则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如果应聘者熟练掌握两门及两门以上外语,会尤其受到青睐。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可有可无的信息通常不会是HR关注的重点,“各种证书再多,在用人单位眼中,也不及一两个真实可靠的实习经历有说服力;至于性格、爱好、身高体重、婚姻状况等个人情况,如果职业上没有相关要求,都可以在简历中省去。简历最好精简到一张纸上,顶多再为所需单位提供一份英文简历即可”方兰说。
顶住压力,定工作莫着急
小李原本是北京某高校物理学专业的高材生,毕业前夕迟迟找不到心仪的工作。眼看着周围的同学都签下了合约,小李一着急,匆匆忙忙地进入了一家小型教育培训机构当公关。但这份工作既不专业对口,又不是他的兴趣所在。工作了两年,培训机构经营不善,小李就辞职了。
然而,此时的小李已经没了应届生的待遇,也没有积累下本专业的工作经验,已经没了找好工作的资本。如今的小李在一家机器行做着小买卖,生意也一直惨淡。小李说,很后悔自己没有沉住气,降低了工作起点。现在小李只希望能通过努力,一步步重新建立自己的事业。
对此,周明建议,应届生的第一份工作相当重要,它可能会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方向。有的同学考虑到工资,一毕业进入了房地产公司做销售,或进入了装修公司,但是他们并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后来再想转到其他行业,年龄和经验都不如后来的年轻人。所以应届生们不必急于定工作,如果没抓住满意的岗位,用上一年半载去考个资格证或找个优质单位实习,提升自己,再去寻找工作也不迟。工作是自己的,千万不要迫于同辈的竞争或家长的催促而盲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