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刚踏入社会,很多大一新生都有找工作的冲动。而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思想单纯,面对一些骗局,大学生们似乎总是更容易落入陷阱。那么,作为大学新生,除了学业外,平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近日,三秦都市报记者结合一个个具体案例,采访了民警、律师等,总结出几点防骗技巧,希望提醒大学生们注意避开以下骗局。
骗局一:刷单返利
轻信网友替人刷单 女孩被骗4000余元
小玉在一所大学读大四,因为想做兼职赚些零花钱,便加入到了一个刷单群里。刷单群的群主每天会在群里“放单”,发二维码要求大家扫描购买链接里的物品,然后再给大家返还本金和佣金。
9月13日,小玉按要求刷了个300多元的单,轻松赚到了8元佣金,因此对对方比较信任,在9月15日花4000余元一口气又刷了好几单。没想到这几单刷完,对方居然把群解散了,网上的链接也没了,直接玩起了“消失”。
而这样的骗局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今年4月,长安大学就有4名大学生因轻信网友在网络平台上“刷单”借贷可以轻松获取提成的说法,被骗去了不少钱。
警方提醒:刷单返现这样的诈骗套路并不新奇,大学生们要切记莫因贪图小利丢了大钱。找兼职找工作应通过正规途径,不轻信“回报高、收益快”的谎言,做到不转账、不汇款。
骗局二:租房陷阱
大学生网上租房 看完房交完定金“房东”不见了
日前,刚从外地落户西安的大学毕业生刘鹏向三秦都市报反映,自己想租房,却被骗取了600元的房屋定金。
据其称,自己今年3月来到西安找工作,随后在某网站上看房打算租房。“3月中旬,我跟网站上的一位房东约好去看了套位于西安交大附近的房子。当时觉得还不错,就给他付了600元的定金,谁知道钱付了后,人就找不到了。” 刘鹏上门一打听,才知道那个小伙子根本就不是房东,只是个租客。
警方提醒:通过网络租房时,一定要认真核实对方的身份信息、房屋信息等。在没有签订合同以及核实相关信息真实性之前,绝不能轻易给对方打款,“一定要双方见面、实地看房、查看房产三证之后,方可交租入住。”
骗局三:求职陷阱
大学生情侣应聘模特被骗5000余元
前段时间,在西安南郊某大学读大四的女生小菲和男朋友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招聘平面模特的信息,便前去应聘。
面试时,对方极力夸奖他们两人形象出众,随后便“忽悠”两人各自交了3980元,办了两张模卡,然后让他们安心等活。可等来等去,工作始终没有下文。小菲和男朋友上门协商,对方却只给他们每人退了1200元。如此一来,两人找工作的时间和机会耽搁了不说,还莫名搭进去5000余元。
针对小菲及其男朋友的遭遇,西安市公安局未央分局许警官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这种骗局主要是针对一些还没找到合适工作的大学生和社会青年。所谓“模卡”,就是拍一张艺术照,大学生们应擦亮眼睛提高警惕。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骗局,是诈骗机构以招聘为幌子,变相招募学员,达到收取高额培训费的目的,行骗方式通常是以入职培训诱骗贷款。同时,还有一些骗子会以招工为名骗取介绍费、体检费、服装费等各种费用。
警方提醒: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费都属于违法行为(报名费、资料费、体检费、服装押金、上岗前培训费等)。大学生们在应聘过程中遇到任何收取费用的,都应警惕。
骗局四:校园贷
大学生陷入校园贷 借了10万要还22万
在西安某高校读大学的小李因迷上了一种名叫“分分彩”的彩票游戏,便开始在一些网贷平台上借款下注。
最开始“分分彩”让他尝到了一些“甜头”,他还用这些钱换了一部苹果手机。可随后就开始输多赢少,本金赢不回来不说,借贷平台那边拆东墙补西墙,窟窿越来越大。几个月后借到手的10万元已经利滚利变成了22万。
律师提醒:陕西莱顿律师事务所律师何睿提醒大学生们,应建立理性消费观,不盲目攀比,不贪图享乐,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同时提高自身对网贷业务的甄别、抵制能力,深刻认识到校园贷的风险。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遇到问题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