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速递>>阅读文章

大学生就业在“寒冬”中挣扎 四大原因成障碍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16日    阅读次数:2749

 

今年22岁的王春杨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同一所学校毕业的表哥3年前能签到月薪4000元的工作,而今轮到他,面对的却是来自全国各地只给出1000多元底薪的用人单位。

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让近几年本就趋紧的大学生就业状况更是雪上加霜。据记者了解,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趋紧有四大原因,一是毕业生多,今年是559万,明年是610万。二是就业空间相对紧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说:“特别是企业需求这块,如果下滑比较厉害的话,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就业机会相对就比过去有所减少。”三是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还亟待完善。四是大学教育与市场脱节,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实际就业市场不适应的问题存在,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大障碍。

   供求调节下的理性回归

  尽管并不满意,王春杨还是与一家国内知名保健酒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月薪1200元,而且还有附加条件,那就是必须做一整年的一线销售。而他在学校学的,是当年特别热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刚刚签完协议的他告诉记者,自己已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无论是远离家乡还是一线销售都难不倒他。

  应届毕业生焦旭锋已经决定在毕业之后到西部工作,他把自己的选择看做是“突围”的“奇招”。他说,在结束了奥运会志愿者的工作后,他曾经幻想自己的生活每天都能像那段日子一样精彩,但现实给他的答复很直接,那就是选好自己的职业,走好自己的路。经过与老师和父母反复商量,加上自己认真思考,他终于做出了这个选择。“到那些需要我发挥能力的地方去工作没什么不好,其实年轻人可以是棋子也可以是金子,发不发光,在哪发光,全看自己。”

  而最近几天,焦旭锋的同学丁磊正在为自己刚干的一件事后悔不迭。在参加一家中直单位的面试时,主考官问他是否愿意到青海的分支机构工作,丁磊想都没想,脱口而出“不想去”。结束面试的一瞬间,他看到主考官在他的简历上画了个叉,向往已久的单位就这样与他擦肩而过。丁磊对记者说,其实后来想想,去青海也没什么不好,那里的竞争压力不那么大,自己肯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这种中直单位各分支机构之间的流动也很频繁,干得好自然会被调到更好的岗位。尤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找工作本身就不容易,可是由于自己的陈旧观念,让这么好的机会白白失去了。

  经历了失败教训的丁磊感触颇多,他告诉记者,金融危机已经成为今年毕业生讨论的主要话题。他给记者看了腾讯网最近发起的对大学生求职预期的调查,在2万多条回复中,本科生期望月薪1000元到2000元的比比皆是。

对此,长期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黑龙江省青少年研究学会副会长张大生表达了他的看法:虽然有金融危机影响的因素,但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观念确实在朝着越来越务实的方向发展。

  等待还是降低期望,这是一个问题

  但记者采访发现,在大学毕业生中,真正能够“想得开”,到边远地区扎根的人还不多。一些毕业生告诉记者,究竟是继续等待更好的机会还是选择去基层就业,许多人都拿不定主意,“我们这代人赶上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拐点,往周围看看,确实有人找到了令人羡慕的工作,但也确实有人去了最基层。大家都在挣扎,不知还应不应该抱有以前那种比较高的期望”。

  对此,专家指出,在目前的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应该具有比较务实的就业观念。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在这种形势下,扛着一个“本科”或者“研究生”的招牌就能畅通无阻的就业阶段已经过去,毕业生要在就业竞争中胜出,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过硬本领。面对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要学会向现实“妥协”,以开放的眼光立足长远,调整求职观念,不要完全被薪酬、岗位、工作地点等条条框框所束缚,先就业再择业。经过自我沉淀和积累,掌握了过硬本领,才能够在将来机会来临时一展所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