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速递>>阅读文章

《海南日报》:立志建海南国际旅游岛上的国际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8日    阅读次数:1597

 立志建海南国际旅游岛上的国际化大学

                  ———三亚学院亮旗“二次创业”铿锵迈步十年“卓越进程”

  

 载于《海南担当·纪念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5周年特刊·形象篇》

  后发崛起百年中国梦,大学之道十年卓越路。

  纵观走过四分之一世纪时间刻度的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之路,起步于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叶的三亚学院,一路埋头前行,也一路孕育风华,堪称一个生动的海南民办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例本:2005年秋季招收首届本科新生,三年后2008年秋季招生后突破万人规模。如今,三亚学院普通本科生总人数超过两万人,在省内仅次于全国211工程建设的海南大学,位列海南18所高校榜的榜眼之席。

  从一出生就出手不凡的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到2012年初正式获得学士学位的独立授予权,成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学校,在知名的中国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三亚学院励志“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的最优秀代表者”,鼎立南中国海天一碧间,时代的背影清晰见葱茏。

  五年“出世计划”艰辛崛起三亚郊野,十年“卓越进程”规划驱动新的梦想。秉承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倡树的“学生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的育人理念,三亚学院党委书记、校长陆丹教授协同教学、管理团队一班人,八年之间沥心血、经风雨、亲躬行,一镐一锹做校园建设,一招一式兴阳光文化,身在三亚心怀天下。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上的国际化大学,已经在路上。

  

  回应中国梦 二次创业鼓风华

  一如八年前将办学确定在“中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的历史使命多了一副承担的肩膀”之上,扯起“二次创业”旗帜的三亚学院,正从民族复兴的百年中国梦中寻找精神养分,正从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下一步发展战略中理辨动力源泉。

  “二次创业”创什么,三亚学院的办学者在思考。陆丹认为,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时代,中国科学发展的均衡导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定走向与一所大学的发展休戚相关。在国际竞争环境中,三亚学院走国际化办学之路更能满足现代化大学的发展需要。在国内与社会多元互动中,厘清社会发展的脉络,前瞻布局,下改革之手。三亚学院经历了一次艰苦卓绝但又信心百倍的“一次创业”,并靠“一次创业”在理念、精神、机制、文化上取胜,成功地将一所规模大、体制灵、发展快的万人高校展示在了世人的面前。但“出世成就”并不能自动实现学校“卓越进程”的诉求和办好大学同质目标,学校的事业在经过出世计划休养生息期后仍需要继续加力推进。

  陆丹旗帜鲜明地表示,在国际上,大学分类已经多元化,大学的竞争性,是新老大学都不能侧目的一个风向。三亚学院的“二次创业”创的是卓越进步,创的是大学竞争力,具体要创出在位谋事的导向,创出谋事有权的机制,创出成事存利的氛围,创出权为公用的文化。三亚学院转设成为民办本科院校后,新的办学类型面临更多对手和激烈竞争,学校需要在原有的机制、理念、文化、观念上做适当加减法,通过“二次创业”,创出学校在内涵建设时期的建设质量要素、水平要素、学校愿景、个人前途目标等新格局。

  陆丹提出,“二次创业”的价值观包含不懈、创业、分权、放权、合谋、分享六大方面。不懈是校训精神的进一步延伸,不能坐等资源上门,需靠创业积极争取;创业指对学校创业文化的解释,十年卓越进程的同质性目标不仅需要用同质性的路径去获得,更要通过异质性的方法来争取,即不仅靠政府之手、专家之口,更要靠市场之眼、社会之力;分权才能聚力;放权才利合力;共谋才能多智;分享才可持续。这是历史对这个时代的呼啸,大学回音壁要善于捕捉这样的回响。

  对“二次创业”的价值观,陆丹进一步从三个层次进行分析:第一,学校高层分权放权。高层要与时俱进,顺势而为,组织才能不断前进;第二,学院中层分利分担。对想作为者,有权才好办事,为作为则不怕承担,才可以在承担、履责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发展空间、平台和发展效益。其中,依法依规是在具体问题处理过程中需要坚守的前提;第三,基层大众(师生员工)参与和分享。劳动光荣,竞优光荣,出谋出力光荣,风雨同舟光荣,分享劳动果实光荣。其余未必可耻,但却不自动光彩。

  三亚学院人已经深刻地认识到,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只有改革才能推动“二次创业”。平静的校园里携着“雷霆之势”,三亚学院的“二次创业”砍出了第一刀,不是鼓动干事,而是布局创造条件。“放权”是核心关键词:校长将所有例行的人、财、物、事权分权到副校级;机关将二十五项人、财、物、事权下放至各学院;基于岗位职数确定各学校组织功能调整,重新调整干部的目标责任制,全岗全位全员岗位责任制,岗位职责的全员、全位考核,以及对应的奖惩机制。

三亚学院的校级主要决策者,更加注重从精神层面、战略高度、重点工程上把控学校的发展航向。今年4月18日上午,孔子铜像在学校落笔广场举行揭幕仪式。陆丹在仪式上深情地说道,经济崛起的背后,是拥有厚重文化支撑。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崛起,要感谢我们的先人、感谢孔子、感谢儒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释放了个体的劳动积极性,每个人都渴望出彩,通过奋斗实现个人目标,无数个体梦组成了中国梦、国家梦、民族梦,这些梦也与孔子有关,孔子教导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成大事,需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这是每个个体为人为事为成功为立功德必须修炼奋斗的心路过程与社会互动过程。

  南海之滨激情飞扬中国梦,荔枝丛中二次创业鼓风华。八年办学,超两万人在校生规模,每年为海南留下5000名毕业生中的45%钟情海南事业的青年人才。创设出业界和社会为之侧目的办学模式,三亚学院没有沾沾自喜,裹足坐享。在中国梦的宏大愿景下,积极探寻“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基础动力源泉,已经在香港注册、与香港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的“中国再发展研究院”即将启动,以学术为中国未来三十年发展探寻动力、路径。位居南中国度假之城的三亚学院“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精心策动“二次创业”,倾情十年“卓越进程”。

 

  盈盈东湖水 缤纷校园育才俊

  东湖之水清又清,阳光校园缤纷时。

  手工绘制的明信片上,橙黄的日式炸虾让您舌尖上的味蕾细胞跳动频率骤然加速;在制作者的手中,一条钢丝数经折叠,成了一辆精巧的自行车小模型……一项名为“创意市集”的专业成果展示活动,已经在三亚学院坚持了六年。

  捕捉住在生活中随时闪现的创意灵感,并在课余时间反复构思和设计,三亚学院的阳光学子们练就出一双精巧的双手,将奇思妙想的创意做成现实的精彩。

  其实,类似创意市集这样的学生风采展示活动,在现在的三亚学院已经蔚然成风。

  一年一度的旅业管理学院旅游文化节开场了:酒店及邮轮管理专业的同学,演示着专业摆台、创意雕花、叠餐花的专业技能;旅行社专业的同学,自编导游词,进行模拟情景讲解;高尔夫管理专业的同学播放挥杆教程,演示挥杆技巧;体育竞猜管理专业的同学则模拟德州扑克竞赛,现场开赛。阳光学子积极参与旅游文化节,拥抱属于他们的欢乐盛宴;

  主题为“搭实践创新教学平台,展理工科技达人风采”的理工学院2013首届科技文化节登场了:MM创业计划、科技竞赛、科技报告、科技义务活动、科技作品展示五大模块的活动,为崇尚科学、崇拜技术、热爱专业的理工学生提供技术学习、交流、创新、实践的机会;

  ……

  “愉快的育人家园,体面的学术社区,博雅的文化高地,积极的竞合平台、顺畅的成长通衢”———从2005年招收第一届学生,三亚学院就鲜明地提出了大学的五项办学功能和定位。校长陆丹博士认为,大学教育,相对于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硕士博士教育,还属基础教育。大学本科的这种基础教育,无论是博雅教育还是专业教育,都要追求知识的系统性掌握,学习效率本身基于兴趣,但是实施教育的过程却要讲究循序渐进的原则,课程的设计、课序的安排都是如此。大学课程前后有序虽然不像游戏通关那么死板,但也不像电视肥皂剧那么跳跃随意。这是大学的历史认识,也是较为普遍的中国大学人现在的眼界。但是,在互联网、多媒体时代,“感受”和“体验”对传统的知识传授规律一次一次发起攻击。大学不回应,对不起大学与时俱进的品质。

  “对大多数人而言,个体的学习兴趣,都要面临与系统的掌握知识理论、方法,形成解决问题能力的大学教育方式相衔接。”陆丹和三亚学院教学副校长王勋铭共同思考着大学在牵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应该发挥的作用与策略,最终认为学校要在不拘一格降人才和追求整体教学质量兼容机制上,在遵循历史积累的大学规律和回应时代新挑战上创新更为有效的办法。“学校永远倡导好奇、有趣、求知、创新的愉快学习方法与教学方法。但是,学习的过程要集中精力、要挑战未知的恐惧、要为衔接新知而耐受已知的单调反复,要甘于寂寞、要摒弃干扰诱惑。”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如何在校园学习,作为社会学研究学者的陆丹,主张将思量的眼界放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今天的中国社会,是需要重新尊重知识的社会,是需要潜心读书的年代,是需要更加勇于实践与创新的年代,是需要一大批有志于中国事业的年轻学子、青年才俊的年代。”陆丹曾经这样对刚入校的学子说,面对未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只需要掌握谋生的本领,我们更需要伟大的社会抱负,我们需要练就辨识前进道路的好眼力。学校教导我们终身以“学习为业”;学习过程中要重在能力养成,“学以致用”;学有所成要报效社会,“学以济世”。这一切首要是有辨识力,要能“学以去惑”。

  徜徉在草木葱茏、鲜花吐香的缤纷校园,“大口吸入知识的养分”的三亚学院学子,还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天籁之声和“体育欢乐节”的欢呼。

  “落笔雅声音乐会”、“星期音乐会”的舞台上,已先后迎来了多位国内外著名声乐、舞蹈的演艺演奏家;沿着荔枝沟山坳而建的音乐学院琴房练功室,坐落在翠色环抱的热带植物中的运动场,悠扬的琴声和学子们青春的欢笑绕着人类的万年文明遗址落笔峰,久久不散。

  盈盈东湖水,聆听学子的朗朗晨读;苍翠荔枝山,留下青年的攀登足迹。来自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莘莘学子,着“美丽三亚,浪漫天涯”的盛名而来,为“思想雨林、落笔雅声”的深邃而动容。

  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三亚学院戮力营造阳光大学的氛围。褪去了第一次走上演讲台的紧张和羞怯,没有了面对大师学者的惶恐和不安,在这一片阳光地带,三亚学院的学子着上了阳光性格,洋溢着自信友好的笑容。

 

  亲泽落笔峰 大学之道著新章

  巍峨挺立的落笔峰,承载着万年的人类文明。环绕落笔峰而建的三亚学院,汲取着万年文明史的涵养养分。

  三亚学院的落笔书院,就在落笔峰下开门迎接读书人。成立于2012年的落笔书院,由学校的社会发展学院的席明纳读书社发展而来。席明纳读书社成立于2009年,是融合社会发展学院特色课堂教学Seminar(注:研讨会)方式与自主读书兴趣小组而产生的。Seminar作为一种起源于德国并广泛应用于欧美大学教育的教学模式,由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翻译为“席明纳”并引入中国。

  作为费孝通先生的首位入室弟子,三亚学院资深副校长沈关宝教授承继Seminar的传统,并将其引入社会发展学院的课堂,将席明纳分解为“席学、明辨、纳新”。

  借鉴宋代大儒朱熹主持的白鹿洞书院因地得名,席明纳读书社于2012年正式更名为落笔书院。先读儒家经典《大学》、《论语》,再读《孟子》《中庸》,然后再读道家经典、佛家经典。成功设立的落笔书院,着意学生从经典文本中弄懂每一句话的本意,吸收中华传统文化,每个人都做读书笔记,并在读书会上发表意见,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学有心得,书院负责人、学院跨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王宏海教授付出了许多心血。

  除了集中的读书会,落笔书院的师生还攀登落笔峰,游历崖城古庙,探访古老村落,制作印有《论语》句子的书签等等。“落笔书院是一个自由而令人愉快的地方,这里没有强迫学习,也不是死读书。我们因为热爱国学加入其中,正是心怀热爱,我们才能坚持不懈。”2012级环艺专业学生黄紫西,这样述说落笔书院带给她的影响。

  落笔书院风雅颂,青春捧书气自华。对于大学之道的理解,陆丹提出,首先,从中国的千年书院,到西方800年的现代大学,在育人、学术、操守方面沉淀下来亘古不变的基本规律,是为基础的大学之道,要“守道”;其次每所大学都要与时俱进,要敏锐地感觉到“世道在变”,适应到此种变化,做到前瞻更好,要“变道”;第三就是中国大学要国际化,人才的竞争力要参与国际化,其话语的能量要在国际上释放,大学的教育规范、运行规范、科学研究的水平要国际化,要“并道”; 第四,办学要民主协商,这是办大学的基础属性,尊重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要“卫道”;第五,任何一所大学都是社会的一部分,要担当社会责任,要有文化承担,这是天职,要“行道”。

  有了大学之道的基本厘定,三亚学院笃定而行。陆丹说,在三亚学院事业的一路凯歌和学术的不断讨论中,教职员志业、敬业、专业、乐业于激情创业,人们相信大学主张的诚意和能力,大学要“思想独立、开明开放、学术自由、人格健康、讨论民主、文化阳光、社会担当”。别人不敢想的我们勇于思考,别人不敢信的我们真诚以待,别人不肯为之的我们全力以赴。

  完成宏观层面的大学之道判断,三亚学院的办学设计上细费思量:在基本体制上,针对校内外和内部上下之间管理上,要使基层更多自主性,要使学术本身更大的自决性,要真正把教育放在办学的首要位置。同时,三亚学院还从办学伊始就将评估体系独立于行政管理和教学运行系统之外,由资深校长沈为平教授率领多位业内教育专家组成的评估院不受行政力量干扰,兢兢业业地监控着这所大学的质量运行。

  八年办学跋涉,探索大学之道。陆丹倍感欣慰,三亚学院在不断的“以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实践中,年轻的学子们在大学不断展开的各种思想机会、沟通机会、学习机会、实践机会、表达机会、拓展机会中,不断地展现各自心中个性成长。

 

  蔚蓝南海情 高校智慧夯城基

  这是一轮轮同心搞合作的签约行动,这是一声声协力求发展的大学宣言:

  2012年3月,已经成立两年的三亚学院海洋研究所正式“升格”———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与三亚学院启动共建海洋研究所,聘请“中国海洋深潜之父”朱继懋教授担纲所长。厅校共建海洋研究所将主要开展如下工作:首先是海洋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为政府保障海上旅游和航运的安全提供智力支持;其次是海洋信息化建设研究,服务于海上应急管理与信息综合服务;再次是海洋观测技术,研究深水探测数据传输与通讯技术,并已承接了相关横向课题;

  2012年4月,三亚学院和黑龙江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办学协议,双方将在研究生培养、学术研究、留学生培养、学生实习与实践4个领域开展合作,通过发挥地缘和学科优势、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拓宽学生实习实践渠道、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等途径,实现南北高校全方位、多领域的开放合作;

  2012年6月,海南省文体厅与三亚学院签订协议,合作共建“海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心将围绕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总体布局进行研究,围绕探讨如何把文化、金融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真正的经济优势,为政府宏观决策和法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已承担海南省文化产业项目的研究;

  2012年7月,国际旅游学会与三亚学院联合成立国际旅游目的地管理联合研究中心。中心对岛内旅游资源管理进行整合和研究,同时利用大学资源更为有效地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培养国际化人才;

  2012年9月,三亚学院与中国移动海南公司共建的海洋通信研究所揭牌,开启校企深度合作。双方利用陆地上已经成熟的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多方位、多渠道开展海洋通信方面研究工作。包括与上海交通大学和三亚深海所合作,开展以智能水下机器人开发利用为基础的深水通信技术与水下无线传感网研究等;

  ……

  根植在三亚这座度假之城,成长在海南这个南海宝岛,三亚学院将学校的前景,紧紧地绑定在三亚、瞄准在海南的未来发展上,并且充分依靠自身的科研力量共襄发展大计。两年前,三亚学院已经选取亚龙湾、河东区、育才镇三个片区,分别就度假旅游模式、城乡结合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三个课题开展基础性长期调研,3年一期,跟踪9年。三亚学院科研处处长谌林博士和他的团队正以严谨务实的态度为这一批接地气、见真章的区域化科研项目提供着保驾护航的服务。

  同时,对于大学智库的建设,有着长期社会学研究经历的陆丹思考堪称深刻:今天的社会不缺少理由,缺少的是独立的判断;今天的社会不缺少解释,缺少的是用事实说话;今天的社会不缺少地方知识,缺少的是把地方知识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知识的平等对话。在“二次创业”时期,在与学者的对话中,陆丹说三亚学院需要义无反顾的人、只争朝夕的人、荣辱与共的人、奋勇争先的人、用学术博位的人,用事实证论的人,我们要做有普世关怀的人,我们要做有诚心的人,我们要做实干兴邦、实干兴校的人。

  陆丹指出,在走过快速发展的8年后,三亚学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但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学校的发展不在于民办教育灵活的体制本身,而在于学校能够抓住体制带来的空间和机遇推进三亚学院事业的发展。干部们要敢于想、敢于说、敢于做,在学校十年“卓越进程”的内涵发展建设道路上要有深深的危机感,在未来的发展之路和各种新平台竞争上,发挥“二次创业精神”,不守、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去迎接和解决学校从规模建设转型到内涵建设的道路上面临的各种发展问题。

 

  鼎立海天间 国际竞争凌云志

  “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教育家梅贻琦先生的观点穿越百年历史烟云,影响至今;“大学之大,还在于视野之大与胸怀之大”,三亚学院八年办学的心得,比肩教育方家的名言警句。

  2006年3月,法国昂热大学旅游酒店管理学院来到三亚学院,洽谈国际合作办学事宜。彼时的三亚学院,在2005年秋季刚刚进行了首届招生,在校生尚不足千人。但是,年轻朝气的三亚学院,在向来宾介绍了学校打造大旅游、大休闲专业特色之后,得到了对方代表的认可,双方之后在高尔夫专业的合作、培训、师资、留学生互派方面,达成了相关合作意向。

  以此为发端,三亚学院的国际交流一路走高:2006年5月,德国安哈特大学副校长兼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卢道夫·鲁克曼来到三亚学院,达成合作协议;2007年11月,首届中俄教育文化三亚论坛在三亚学院举行;2008年1月,日本仙台大学到校考察,在日语师资培养和部分学科建设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2008年2月,俄罗斯私有化和企业学院校长兼俄中双边企业家理事会学术专业委员会主席科什金·维塔力到访学校,洽谈合作事宜;2008年12月,中德职业教育合作会议在学校召开;2009年10月,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中国区市场总监杨卫权来访三亚学院,与学校签署合作办学协议。

  当三亚学院的发展走到第五个年头,国际交流的频次骤然加速,实质性的深度合作有了突破性进展:2010年12月,瑞士工商酒店管理学院中国区主席邳海旗一行访问学院;2010年4月,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矿业大学、乌拉尔国立农业科学院、沙德林斯克国立师范学院、职业法政学院四所大学校长及负责人,来校参观访问并洽谈合作意向;2010年11月,正在中国进行科考访问的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在杭州与陆丹校长和学校学子代表,就感兴趣的话题分享了观点和看法;2010年11月,由德国洪堡基金会和三亚学院共同主办的“全球化:人口迁移,文化融合,社会整合”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学校隆重开幕。

  2010年,注定在三亚学院的国际交流史上刻下深刻的印迹。那一年,三亚学院首次有学子走出国门。2010年12月,旅业管理学院26名学子与EachFuture (EFCN)签订WAT(Work and Travel USA)项目服务协议,成为三亚学院选送的首批赴美实习的阳光学子。WAT项目是美国国务院推出的文化交流项目之一。在校大学生通过该项目申请相关签证将有机会进入美国参加一个带薪的临时工作,并可在工作之余自助旅游,以体验真实的美国。

  2011年6月,三亚学院与中央阿肯色州立大学缔结为“姊妹大学”,双方将在学生、职员、院系之间开展广泛的教学、科研交流合作。2012年以来,三亚学院先后与美国尼亚加拉大学、英国华威大学、俄罗斯沃罗涅日国立大学、苏格兰高尔夫专业培训机构、俄罗斯外交学院、西班牙阿尔卡拉大学开展深度合作。

  2012年2月,继选送学子赴美实习之后,三亚学院向莫斯科国立大学派出了首批交换生。2013年3月,乌克兰国立马卡罗夫船舶大学校长雷日科夫·谢尔盖一行来校洽谈合作事宜并签署合作协议。

  一部国际交流的编备史,三亚学院提笔写精彩。走出去海阔天空,请进来海纳百川。三亚学院在2011年开始招收首批留学生,2012年留学生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当前有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的外籍留学生,在三亚学院就读。他们带着不同的憧憬而来,在大海边感受着中华文明。

  陆丹表示,中外合作办学既需要实践和经验的点滴积累,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撑和大学之间的相互欣赏。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乃至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现代化和本土化两者都充分发育的基础上,三亚学院的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化交流会取得预期的成果。

  因有国际化大视野而有了国际交流,因有国际交流而促成了国际合作办学,因有国际合作办学而成就了初具国际化特色的大学,三亚学院携“大楼之大”、“大师之大”、“视野之大”、“胸怀之大”正源源不断地培养着适应国际化需求的人才,立志助力海南国际旅游岛乃至中国的发展。

  陆丹表示,高等教育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就现代大学而言,中国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从特定视角看,这100多年的历史基本上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学教育传播理念、组织结构、功能设定、人才培养目标,都浸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元素,这种浸透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而更加鲜明。“教育国际化已经列入《教育规划纲要》,教育国际化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学习西方大学在同类时期发展的成功模式,缩短中外高等教育的发展差距,是每一位高等教育从业者要严肃考虑的课题。”陆丹的思考理性而务实。

  陆丹认为,三亚学院致力于在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建设国际化大学,需要开阔的教育国际化视野,培养有国际视野敢于面对国际竞争的毕业生,这是艰难的道路,这也是必行的道路。

 

  南海之滨起波澜,三亚学院立潮头。在“二次创业”的号角声中,铿锵进军十年“卓越进程”的三亚学院凌云壮志在胸,如一艘海南国际旅游岛“国际化大学号”巨轮,扬帆起航。



上一篇      下一篇